江北,汉江之北,安康城北。 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指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幸福汉滨。汉滨区江北街道以中心城区紧密型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提升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力建设活力江北、平安江北、文明江北、幸福江北。 清晨,如果来到汉滨区江北街道张沟桥社区,你一定会为三安园广场的勃勃生机所感染。锻炼的人群在绿树下徜徉,排练的队伍在歌声中舞动。国庆节临近,各家文艺社团纷纷亮出“拿手好戏”,加紧排演提升,争取登上更大的舞台。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这种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因为节奏明快、舞姿潇洒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市民牛一芳自退休以来,练习锅庄舞已有十多年。不论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场所、设施抑或是文艺演出的策划、组织、宣传,江北街道一直以可喜的进步带给市民群众充实的获得感,这是她和姐妹们的共同体会。安康汉江锅庄队负责人牛一芳说:“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舞台,我们进行排练演出,也是在展示宣传,让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锅庄舞。”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让百姓舞台百花齐放,让文艺人才老有所为,让公共设施发挥最大作用。近年来,江北街道持续完善横向协作、纵向联动、互联互通的文共体组织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依据辖区社团、人才、场地等情况,高效整合文化资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不仅在广场上,社区活动室内也有多支队伍开展排练或锻炼。健身操英姿飒爽,秦腔社有板有眼,合唱团跟着手风琴伴奏飘出悠扬旋律。参与者全情投入、乐在其中。幸福家园艺术团创作的小品《中华孝道》讲述孝亲敬老的故事,表达了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但孝道不能丢失的思想。主创人员王存君说:“在文艺活动中愉悦身心,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寓教于乐。我们啊,图得就是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目前,江北街道成立群众文艺社团29个,培养文化人才500多人。2025年,依托文共体分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了多场文艺汇演,还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开展有热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文旅活动;各村、社区围绕文共体子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确定每月主题,开展非遗展示、诗歌朗诵、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力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创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服务提质效, 文明实践增福祉。 上午9时30分,江北街道前张岭社区工作人员准时与独自在家的张阿姨隔空对话:“阿姨早上好,最近下雨,咱们出门把雨伞带上,注意不要摔跤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看见张阿姨的身影和举动。近年来,前张岭社区深入实施“孝义瞧瞧九点半”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每天在约定时间通过双向通话监测设备及时了解独居老人、重点监测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而提供精细化志愿服务。2023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前张岭社区包联干部、江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刘春根介绍:“我们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精细化服务,深化践行孝义善举培育工程,通过孝义瞧瞧九点半及小区民生服务站‘十助’民生助老服务项目,助推社区治理深化提质,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江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古西城县治遗址所在地,今日之江北以文化人、化风成俗,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共同富裕幸福汉滨贡献江北力量。 江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顾炜表示,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科学谋划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江北街道将立足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最大优势,紧扣“促发展、提振兴、优环境、惠民生、保稳定、抓落实”六大路径,持续深化“四个江北”建设,奋力冲刺目标责任考核十连优的目标。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优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秉持“人文互动、城乡融合”理念,统筹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加快打造宜居宜业新江北;坚持民生优先,持续补短板、优服务,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底线思维,努力以街道之稳服务全局之安,以实绩实效推动区委决策部署在江北落地生根。 江北好风光,奋楫再远航。 西城阁下, 滔滔汉江水从历史中款款而来, 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奔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