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汉滨区共选派驻村干部3000余人,结对帮扶干部6000余人,共有20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在2021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区)如期摘帽的目标。在扶贫路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力同心、攻坚克难,有的父母病重无法尽孝,有的妻子怀孕无法照料,有的子女出生无法陪伴,有的牺牲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同时出现了“夫妻档”、“父子档”、“全家档”,一系列扶贫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为记录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的奋斗历程、定格脱贫攻坚的暖心瞬间,即日起,汉滨融媒将陆续推出《我的扶贫故事》,带您重温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是《俯首为“牛”耕“良田”》。

2021年2月25日,是我一生中永远难忘的日子。作为全国千千万万个基层村支部书记代表,我万分有幸坐在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里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能够近距离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当我手捧那滚烫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证书时,心情无比激动,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从首都北京回到良田,我再次来到村后千亩茶园观光凉亭,俯瞰全村7.2平方公里那熟悉的土地,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二十多年村干部任职经历一幕幕仿若昨天。

当好“老黄牛”

我是土生土长的良田人。2012年以前,村里90%的人住的还是土坯房,住在山包上,种的是坡坡地,山大人稀,坡陡沟深。往往一场大雨造成山塌路垮,加之隔河渡水,村里就基本就与世隔绝了。“耕田基本靠牛、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是当时我村的真实写照。

1989年,19岁的我高中毕业,其他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而我选择留在村上为大家做事。从原东安村会计到村主任再到良田村党支部书记,一晃30年过去了。期间,我和村支委班子一直努力带领大家伙发展生产,先后搞过种烤烟黄姜、兴桑养蚕、养猪养牛等,但苦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交通条件落后等原因,大多都失败了。我也尝试过低声下气地去四处招商引资,可人家一听我们这条件,一口就回绝了。由于看不到希望,村里的大部分年轻劳力陆续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人称“38、61、70”。

2015年3月,东安村和良田村合并改称良田村。我又被选为良田村党支部书记,这时我所面对的良田村是有6个村民小组一千余人、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一大半的汉滨区深度贫困村。责任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重,为了带领村民发展,我有时苦苦绞尽脑汁想法子,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乡亲们也曾劝我:“堂余,凭你的脑子,出去打工咋弄一个月也得有五六千块的收入,何必窝在咱们这穷山沟里当这个每月两千元都不到的村干部呢?能养活一家老小吗?”每每听到这些话,心里确实有些动摇,说实话,我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和城里人的生活。但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如果我不留下来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我们村还有发展起来的希望吗?

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像一股春风吹到我们良田来,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给了良田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希望。省上、区上、镇上都陆续派来了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等“四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奋战脱贫攻坚。省市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了村里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拓展了我的视野;是他们给良田村带来了项目和资金,让我们良田人看到了希望。我们队伍的力量加强了,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是在和省上、区上、镇上的优秀干部共事,尤其是省环保厅的领导,真是我们请都请不来的贵人。在日常的合作共事中,我努力从思路上、方法上虚心向他们学习,虽然我年龄比他们都大,但我都和他们成了忘年交,同时也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与“四支队伍”合作共事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我逐渐厘清了良田村的主要问题,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思路,谋定而后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更加有信心了。

勇做“拓荒牛”

脱贫攻坚拔穷根,个人致富靠手艺,集体致富靠产业。从白手起家打造良田村2000亩茶园及生产加工产业、发展200亩黄花产业及林下养殖,再到200亩丑柑沙糖桔经济林果产业,无不倾注着我的心血与汗水,其中创业的艰辛与曲折更是终生难忘。

在任良田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村里除了零星的种植和养殖户外没有成规模的产业。我结合村里人自古以来形成的种茶喝茶习惯,决定从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入手,带动全村产业发展。于是,我开始四处学习考察,请教农技专家。最终,村两委班子形成共识:栽种茶叶,开发茶园。

说干就干,我决定邀请大竹园镇茶厂老板周启余来村里办茶厂。第一次找到他时,他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你们那条件太差。”第二次,我强拉着他到村里转了一圈,再次给他说了我的思路和想法,这次他虽然没有那么强烈地拒绝,但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村的土地怎么流转?村民们同意不同意?茶树谁来管护?茶叶怎么收购?怎么出品牌?”这些问题确实将了我一军。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深入群众家里了解民意、听取意见和建议。土地一向是农民的“命根子”。起初,村民都不接受在自家地里种茶树。我就发动村支部党员上门逐户轮流做思想工作,我先从自己和我兄弟入手,再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算经济账,列举周边村上经济发展的例子,并给村民承诺每年土地有一定的流转费,大家也可以参与茶园管理、在茶园务工赚取工资,采茶季村民可以采摘新鲜茶由茶厂按市场价格收购。通过反复做群众的工作,大家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勉强同意。于是,我又找到周启余,承诺会竭尽全力为其办厂做好服务,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

前后历时近一年,良田村第一个招商引资的周林生态农业公司终于成立了。公司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建成了1500亩标准化茶园。后期,该公司通过吸收群众在茶园务工、组织群众采摘鲜茶等方式带动了全村100多户贫困户增收,良田茶园还获得“安康市农业示范园区”称号。

后来,在省环保厅宣教中心驻村干部的协助和“黄花+鸡”项目带动下,我又积极争取流水镇支持发展了200亩黄花种植项目。经过多方争取,中华环保基金会和美团外卖发起的“青山计划”也在我村落地,借助项目,村里发展种植了200亩丑柑和沙糖桔经济林果。产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良田村群众增产增收。

甘为“孺子牛”

2018年起,脱贫攻坚的任务进入了攻坚期。我和“四支队伍”一起,从易地搬迁安置住房、交通修路、水源地保护、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教育扶贫、产业扶持等任务入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连续奋战了3年。

这3年里,我记不清翻过多少山走过多少路、记不清有多少次熬夜到凌晨、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在加班加点;但我清晰地记得164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有的户半年时间走访上十遍;我清晰地记得村里28.6公里的泥泞土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我清晰地记得全村123户449人的斑驳裂缝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坚固、干净整齐的安置房、危改房;欣喜地看到:干净安全的自来水通向了每家每户,动力电、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村,规范的村级卫生室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了,良田小学变得干净、整齐、漂亮了……

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我的床头放着一本《梁家河》,每天坚持读上几页,这本书记载着习总书记当年的奋斗历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我,更应该让奋斗的精神火种在我们良田也燃烧起来。工作中,我带头从村党支部班子开始,学习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讲话,学习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做到了支部班子团结和谐。此外,支委带头深入每家每户宣讲政策,利用村大喇叭广播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还发动村上党员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共识。

针对村上党员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下年轻人断层的实际,我意识到良田村要发展没有年轻人是不行的,必须把在村上发展的年轻人作为培养和吸收的重点对象。为了让更多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新鲜血液回流到我们村两委班子,我先后培养和吸收了何茂园等3名80后退役军人入党。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村支书,我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在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中,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在全村建设一个安置点,盖成高层楼房进行分配。考虑到群众离老宅太远,不方便农业生产,加之很多留守老人腿脚不方便爬不了高楼等现实问题。我个人提出建设方案:根据村民需求就近建两个安置点,原东安茶厂一个,良田村委会旁边一个,这样两边村民都可以就近安置,不用多跑路了。此外,为便于老人上下楼方便,应按每户两层来设计,两户交接的承重墙都采用双24墙,在户与户之间的墙壁处留三公分的距离,避免后期邻居加盖楼层时产生纠纷。起初设计规划方不同意,我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意见,设计方最终同意按我提出的意见规划设计。从建成后的实际效果来看,群众是满意的,我的方案是符合实际的。

在安置点建设的过程中,我每天坚持到场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成立由安置贫困群众组成的监督小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有一次,因连续在村委会熬夜加班,再加上受风寒,我得了重感冒,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头昏脑胀,村里其他同事看我实在扛不住了,就劝我去流水镇卫生院住院。刚住院一天,正在输着液体,安置点村民监督人员打电话给我反映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房屋质量是天大的问题,我立即拔掉输液针头,拖着头重脚轻的病体赶往现场,在搞清楚原因后,及时与施工方进行了交涉,维护了搬迁群众的利益。解决完工程问题,我感觉头晕眼花站立不稳,被村民们赶紧送回病房。

在群众的急事难事上,我都是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竭尽全力给予解决。原村干部唐仁新这几年接二连三遭遇不幸,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做了胃癌和肺癌手术,儿子又患上了尿毒症。鉴于他家的情况,我及时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召开村民大会,按照规定和程序将唐仁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并给唐仁新的妻子安排了村上的公益岗,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3000元,发动帮扶干部通过“水滴筹”为其筹集了3万元的善款,帮助这一家渡过了难关。此外,我和村两委先后为30多名因病致贫的贫困群众申请了医疗临时救助,协助5人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偿。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前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与全市参会代表座谈时,我激动地向郭书记汇报:“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脱贫攻坚,良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越过越好,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我们作为基层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也值!”

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带领村民大力发扬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的精神推动良田村的发展;继续做好发展领路人、振兴追梦人、群众贴心人,把良田村的事办实办好,让全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作者简介:刘堂余,男,中共党员, 汉滨区流水镇良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章摘自:《我的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