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海,男,1969年生

汉滨区吉河镇福滩小学教师

王守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家中除了他还有两个妹妹,王守海还没有来得及尽孝,父母便于1992年和1995年先后因病去世。1998年,他在吉河镇沙石小学当教师时偶然认识了前来实习的民办教师向茂秀。因为同样出身贫困,有相同的境遇,两人越走越近,慢慢产生了感情。

1998年,两人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邀请任何人,领证结婚了。婚后,向茂秀家中因先前养殖业亏本借了高利贷,连本带息欠下一万多,上门讨债的人经常来家中闹事,每年连春节都过不好。王守海便与妻子商量还债。当时向茂秀的两个哥哥都在外地打工挣钱,大哥远在新疆,没有条件顾家;二哥常年在外地打工,居无定所。王守海每月的工资只有130元,向茂秀工资也只有100元,还债之路艰辛漫长。王守海心疼妻子下地干活,又因为公办教师身份,也喜欢教学工作,便商议让向茂秀前去西安打工,轻松一些,也能多挣点钱,王守海就留在家中。就这样,向茂秀丢下8个多月大的孩子前往西安打工,夫妻二人分隔两地,都在为家庭奋斗。

妻子走后,王守海学会了煮稀饭、擀面条、炒菜、包饺子。每天他六点起床,七点送孩子上学,他到学校上班。下班了就洗菜做饭,晚上辅导孩子功课,同时还要备课。忙碌的生活经常让王守海疲惫不堪,甚至发烧头晕目眩也没人照顾,更要强撑着照顾老人和孩子。每每想要放弃的时候,一看到孩子的笑脸,王守海又鼓起了勇气,挺直了腰板。这样的生活过了四年,四年后夫妻二人终于还清了债务。

可正常的生活没持续多久,2004年10月,向茂秀二哥在新疆跑长途遇车祸身亡,两人和向父赶往新疆善后,回到安康后,二哥的女儿刚刚降生,半年后二嫂改嫁,留下了襁褓中的婴儿月月。看着年过半百的岳父母承受丧子之痛照顾孙女,王守海夫妻两人决定将孩子留在身边,像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可是祸不单行,灾难再次降临,2008年1月,向茂秀大哥同样在新疆遭遇车祸身亡,身有残疾的大嫂也留下了10岁的儿子选择了离开。两位老人连续遭遇丧子之痛,深受刺激,衰弱的身体每况愈下。岳母患了高血压、脑梗等疾病,需长年服药;岳父也患了高血压、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两人都基本都丧失了劳动力。这时一向少言寡语的王守海走到岳父向荣贵面前,坚定地说:爸爸,你们放心,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月月就是我的亲女儿,我会把你们当亲生父母一样对待,照顾好你们,为你们养老送终。”王守海的话语抚平了老人心上的创伤,而夫妻二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15年10月,岳父在照料因脑梗住院治疗的岳母时突发脑溢血在安康中心医院抢救,王守海一边忙着筹集巨额治疗费,一边照顾两个老人,医院、学校、家中三头跑,身体和精神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

2016年,刚结束半年教学任务,在安康市区参加教师集训学习的王守海接到岳父电话“守海,你妈旧病复发,神志不清,你赶快回来吧!”听此,王守海赶忙请假,骑着旧摩托车赶往瀛湖镇陈家湾村,赶忙将岳母送到汉滨区人民医院。经过一天的抢救,岳母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王守海又雇车把瘫痪在床的岳父接到自己租住的房屋,这时王守海才松了口气,给在西安打工的妻子打了电话报平安,让她安心工作,不要担心。

这样的突发状况,王守海已经经历了很多次,每次他都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妻子回忆自己的丈夫王守海说:“那时候,我们家乡还没通乡村公路,有时三更半夜我爸打电话说我妈病了,他从几十公里远的学校往家里赶,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去把老人背到乡卫生所,及时治疗。到了寒暑假或者星期天,他就到地里帮我父母干农活,手磨出老茧,脸晒得蜕皮,他毫无怨言。那会村里没有自来水,我家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等把水缸挑满他肩膀都磨出了血泡。”她对丈夫充满了歉意和感激,觉得这些年丈夫付出的太多太多,“如果没有我老公的包容和担当,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我也不可能在西安安心地打工挣钱。”

王守海十几年来认真工作,勇敢挑起照顾岳父母和侄女的担子,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