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老人冒雨交医保,被告知只能手机支付”的视频再次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老人因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独坐在柜台前的圆凳上,满脸愁容,无助的像个孩子一样。近年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

要智能技术,更要人情温度。“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抱起做人脸识别;不会扫码支付租轮椅,扬州一位大爷只好背着老伴去看病;疫情期间,老年人因不会出示“健康码”而导致出行受阻甚至引起争端……”频频发生的“老年人被智能所困”事件,暴露出了有些单位制度的死板,服务的冰冷。智能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节省人工,便捷服务”,可在有些工作人员那里,只剩了节省人工,而不见了便捷服务。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技术的老年人,服务单位可安排专人进行引导,或提供老年人专用窗口,亦或提供上门服务。要让智能技术成为“夕阳红”的助力器,而不是绊脚石。

要智能技术,更要完善法规规范。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出一些列举措,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各地、各部门应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制定或完善涉及现金支付、消费者权益保护、防止诈骗、无障碍改造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过程中的各项合法权益,确保智能时代不落下一个人。

要智能技术,更要全社会关爱。据媒体报道,老人得知办事大厅的工作人员不收现金之后,很无奈地给子女打了电话,但子女都说自己没时间,老人失去了最后的依靠。试想,如果平日子女能抽时间多教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或许就能避免这场“窘境”。老年人记忆力较差,思维反应相对迟钝,接受新事物慢。面对日新月异的智能技术,大多数老人存在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问题。因此,作为子女应该多利用空余时间耐心教教老人,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智能技术的高效和便利。同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技术,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在“十四五”开始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迎来快速的增长,每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新增大概要超过1150万。而到2050年前后中国的老龄人口将突破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会达到近40%。同时从当前形势来看,“十四五”时期将是智能技术加速普及的爆发期,将会对政治、经济、产业、社会及技术等各个层面带来巨大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切莫让智能技术困住了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