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是个村。

  从安康城东的张滩集镇,逆黄洋河经水灵泵、二郎庙至大沙河交汇处,就到了东沟村地界。大沙河绕过大半个村子,发源于坝河伏羲山寺姑村的马坡垭,流域五十里。东沟村三面山坡勾连耸立,三十里的通组水泥路连通着五百多户人家。

  

  

    惊蛰前,春雨细微,春寒料峭。远眺大沙河,河曲绕山下,春水绿醉人。村里的住户大多居住阳坡梁垭,河岸有五六十户人家、百余亩水田。河右岸连山,已是县河镇迎风地界了。河水宽窄在十米到三十米的样子,水面较宽的河段水深不超过半米。竹园麻柳夹岸,有两三处茶园庄稼、一两条小径相通。河岸有几处土坯房依山傍水、一两片新居院落聚集。新修水泥路的尽头,山势奇崛,山多青绿,斜风细雨里铁橡栎和松柏显得愈发翠亮。间或有几树野樱花冷清地开放,不知名的鸟雀在河谷里啁啾,河湾里两三只白鹭悠游飞绕。
  河滩上有农户用钢筋和塑料布围起的两个大鱼塘,黄鱼苗在池里游弋。岸边是一片香菇园,三五工人在细雨里制作菌棒,新加工的栗木屑清香扑鼻。香菇园后面的山坡上,两三百年树龄的铁橡栎和桂花树旁是一座老院子,原址上建了新房,仅留下一座残破的老院门楼,飞檐翘角和雕梁画栋见证着世事沧桑。年过花甲的主人王仁德介绍,祖上从村东北面的王家山上搬迁过来,自己已是第11代后人了。
  东沟村绝大多数人姓王,族长王仁林牵头花了两年时间在王家山上修建了王氏宗祠。王氏家族祖籍在湖北孝感槐树关,明嘉靖年间迁入安康汉滨兴安府西路越岭关大南沟,后又迁入东沟村。王仁林住在山坳环抱、门对沙河的地方,对老屋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装修,墙上挂着自己手书装裱的楷书。 
  村东面的双庙垭毗邻安沟村杨家寨,解放安康城的首场战斗就在这里打响。1949年7月23日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9军的第57师和安康军分区奉命从牛蹄岭外围的黄洋河南面先行对大帽山、杨家寨发起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57师迅速占领杨家寨,攻占了大帽山,控制了黄洋河以东区域。村上88岁的退伍老兵李胜宝经历了那场战事。李胜宝虽年事已高有些耳背,但诉说起那段往事,仍让人心生感慨。双庙垭原有烈士墓,安康烈士陵园建好后才迁走。如今,在树林里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战壕的遗迹,不禁引人在岁月静好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有两三户返乡的村民正在改造河畔旁的自家房屋,复耕撂荒的田地,准备开办农家乐或乡村民宿。静静的大沙河流淌着四季的乡愁,春天有花草时蔬夹岸青绿红紫,夏天里稻风蛙鸣蝉噪林幽,秋天时稻菽飘香炊烟袅袅,入冬后把酒言欢围炉夜话,还有那茂密的桂花树、肃穆的王氏宗祠,可以探寻时光的变迁。
  这样的时节,农户房屋的春联和灯笼依旧红艳,菜畦的春韭一丛丛冒出来,地里的油菜满是黄骨朵的花蕾,房前屋后的桃李杏树也在等待赶赴雨过天晴后的一场场花集盛会。行走在雨地里无须撑伞,在一片清新的世界里,没有丁香的愁怨,满是欢欣和喜悦。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想,这样的乡土村落应该会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暂时安放和治愈一颗浮躁沉重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