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2025年陕西省网络文明大会新时代网络文明培育活动中,汉滨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信波作题为《激发网络平台效能 建设文明实践共同体》的主旨发言,分享汉滨区以“五共”机制为引擎,激发网络平台与文明实践相互赋能、焕发蓬勃生机的经验做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来,汉滨区探索推行“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联、问题共解、新风共塑”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基层理论宣讲群众难以理解,活动种类繁多却效果欠佳,阵地健全却人气不足等问题,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走出了一条以创新理论引领新风、以志愿服务造福群众、以文明实践推动发展的路径,受到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点赞和好评。几年来,汉滨区通过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城市文明、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学习强国、陕西日报等30多家中省主流媒体报道,2023年获评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创新案例。

0    1  
图片

 

在阵地共建上,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用活部门资源、激活行业资源、融合网络资源,把巩固衔接帮扶单位资源与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把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体运营,形成了“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三区文明实践带、城镇文明实践群”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

02

图片  

在活动共联上,围绕活动实效性,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以及文明实践小程序,建立“四单”机制,培育“周周五礼”、“八点半帮您办”等品牌文明实践服务项目40个,编撰《汉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典型案例选编》。

0     3    
图片  

在队伍共育上,构建“3+X”立体化人才梯队,汇聚专家学者、“五老”乡贤、文化说唱志愿者三大主力,吸纳4100余名宣讲骨干,选聘区级宣讲师38名,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技助农等24支专业纵队,以及“银发智囊团”“新农人联盟”等特色志愿队伍。组织骨干培训36场次,建立日常星级志愿者评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劲吹文明风”生动图景。

04    
图片  

在问题共解上,将文明实践植根于“我为群众办实事”之中,推动文明实践“供给”与“问题”“需求”精准对接。开展问计问需问效“三问到万家”入户行动3.8万余户,办理落实群众反馈意见建议1230条。

05    
图片  

在新风共育上。在区级层面广泛倡导(诚孝俭勤和忠学敬善乐)“滨滨有我・新十风”,在中心城区开展十种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在农村开展五种不良习俗综合治理,形成文明新风倡导和激励保障,不文明习俗约束和违法处罚相结合的治理闭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