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办公交卡,但时间老是不凑巧,也担心人多,今天政务服务中心到我们学校来办公交卡,仅用2分钟就把公交卡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在汉滨初中大桥路校区的政务服务流动窗口前,八年级学生周梓轩拿着刚办好的公交卡,兴奋地向同学展示。
9月9日,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政务服务窗口“搬”进校园,打造“零距离”便民服务阵地,通过“定点办公+流动服务”新模式,为师生提供“足不出校”的便民服务,把“群众少跑腿”落在实处。

“太省心了,之前一直担心我特岗教师期间的养老保险没有着落了,今天课间10分钟,在社保服务流动窗口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下,登录陕西社会保险手机APP,就查询到参保缴费情况,而且还在手机上发起了转移申请,不用自己请假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一点也不耽误教学。”教师韩攀咨询完业务后,为现场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学校安保人员马红,不知道自己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缴费多少年,登录陕西社会保险APP的密码也不记得了,社保工作人员现场指导重置密码,完成系统相应人脸识别,最终查询到了自己缴费已经12年了,历年来缴费明细也一一在目,马红高兴地说:“再缴三年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考虑到师生群体的需求,我们这次专门整合了高频业务部门,除了公交卡申领、充值,还能办理社保信息查询、公积金缴存业务咨询。”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谦说。为确保服务高效,团队提前与学校沟通,通过班级群收集师生办件需求,提前备好空白公交卡、申请表等材料,避免现场拥挤。
填写申请表、核对材料、登记信息……办理业务的同时,来自区中医院的医生还为学生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教学。“按压时要双手交叉,用掌根发力,每分钟100~120次……”工作人员手持模拟人教具,详细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从按压深度、频率到呼吸配合,逐一拆解要领。

“我看了刚才的教学演示,不仅学会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还懂得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科学施救。”八年级学生何程霖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政务服务就跟到哪里。从进小区、进园区、进商圈,再到进校园,汉滨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延伸政务服务“四进”活动的触角,创新政务服务便利化举措,让优质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过去总说‘群众少跑腿’,但对师生来说,‘离校办事’就是最大的不便。”汉滨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潘静说。此前,不少师生反映办理公交卡、公积金、社保等业务需请假离校,不仅耗时,还可能影响学习和教学。为此,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定点办公+流动服务”模式,将政务窗口延伸到校园、社区、企业等人群集中地,让便民服务“按需上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9期,办件量1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