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墒情,烟苗怎么移栽到大田?”68岁的汪金全蹲在田埂上,看着干裂的土块,愁容从脸庞爬上额头。作为汉滨区茨沟镇柴河村13组的老烟农,一家的生计全指望着50亩烟田。


     

“农时不等人。我们这边海拔高、水源少,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移栽烟苗的浇灌问题。”茨沟镇柴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功明也来到烟田中,详细了解种植户当前移栽情况、需要解决的难题等。


   


1747357296357084853.jpg

柴河村是茨沟镇的重点烤烟种植基地村,率先在全镇探索发展烤烟“中高油”项目。由于烟叶在采摘、烘烤时期用工量大,可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烤烟产业成为柴河村的支柱产业。2025年计划发展烤烟1500余亩。

然而,4月中旬以来,安康市汉滨区降水大部偏少、气温普遍偏高,部分镇办受旱明显。烤烟都在山顶种植的茨沟镇柴河村同样面临着困境:眼看着种植的黄金时期一天天流逝,烟苗迟迟不能移栽,烟农们心急如焚。

关键时刻,“运水专线”应运而生。“近一点的村组,每天每辆车来回五六趟,差不多可以运输50吨水,浇灌十四五亩烟田。”“运水专线”司机王怀锋稳稳将车停在河岸边,熟练地拉响抽水机,看着喷涌而来的水花,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皱纹稍稍舒缓。他继续介绍,从4月25日开始,“运水专线”上的6名司机在汉滨区茨沟烟站的调度下,早上六点开始,陆续将水送往烟田,成为移动“水窖”。


   


1747357246173084728.jpg

一户烟农不丢失,一盘烟苗不浪费,一块烟田不弃种。茨沟镇针对集中连片种植区,调配大型水车循环供水,铺设临时管道解决灌溉;对零散种植地块,使用农用车辆送水入田,确保每一块烟田“有水可浇”。同时对已栽烟田,按照技术员包户责任,视苗情不定期浇水保苗。截至目前,茨沟镇共调配4辆农用车和2辆洒水车集中送水,划定10余个主要取水点全天候供水,发放50余台抽水泵及16000余米灌溉管线,确保每一户烟田完成移栽。


     

1747357223219038125.jpg

“多亏了‘运水专线’和技术干部的指导,今年这大难题总算有着落了!”汪金全半躬着腰,粗糙的手掌紧握着水管,在田垄间缓缓移动。清澈的水流顺着管口注入预先开好的种植孔,泥土滋滋吸饱水分。老人眯起眼望着连片的烟田,面庞露出欣慰的笑意。

“运水专线”为烟农烟苗移栽蓄足底气。5月15日,走进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柴河村,连片的烟田生机涌动,整齐的烟垄、烟农们忙碌的身影、脸上的丰收期盼,汇成一幅忙碌的“耕种图”。


   


1.png

针对近期干旱形势,茨沟镇还制定了《烤烟抗旱保苗应急预案》,组建6支“烟草技术员+农技干部”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科学抗旱等技术培训,结合苗情、水情、户情,同步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指导烟农科学灌溉,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滋润烟苗。

“烟叶是烟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烟农的‘希望田’。”汉滨区茨沟烟站站长陈永波望着漫山烟田语气坚定地介绍,后期他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烟叶生产提质增效。


   
1747357264398051419.jpg  

一辆辆穿梭在山间的运水车,一抹抹俯身田间的农技蓝,正共同书写着干旱之年的稳产答卷,让“金叶子”在汗水中继续闪耀光芒。为积极有效应对近期高温少雨不利影响,汉滨区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组织拉水车辆13台,水泵106台,储水罐158个,采购水管50500米,强化抗旱资金、设备、技术服务等保障,成立技术服务队,全力保障烤烟产业稳定发展,守牢群众增收的“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