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田里,烟农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烟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虽然忙碌,但心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今年这烤烟的长势真是喜人!”烟农李大叔高兴地说,“在政府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科学种植、精心管护,这烤烟的产量和质量都比去年要好,收入肯定也差不了!”李大叔的话语,道出了众多烟农的心声。


走进集中烘烤场,热浪裹挟着浓郁醇厚的烟草香气扑面而来。烟农们往来穿梭,小心翼翼将一竿竿青烟叶送入烤房。“现在烘烤可省心了!”烟农李德发擦着额头的汗水,脸上却难掩喜悦,“过去靠经验,现在靠科技。你瞧这控制器,温度湿度一目了然,烤出的烟叶品质均匀金黄,等级自然就上去了!”他掰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我家今年种了60亩,按照长势和烘烤效果,预计收入能比去年多出两成。”



中原镇的烤烟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烤烟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及产出,还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增加一份收入。“我家不种烤烟,我帮种烟户采摘、烘烤、分级,一天有100多块钱,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啦。”团结村村民王义霞高兴地说。据了解,今年中原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产值有望突破540万元。一片片金黄的烟叶,不仅是烟农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乡村振兴的“黄金叶”。

近年来,中原镇始终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将烤烟产业置于农业提质增效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在政策支持方面,镇政府积极协调,为烟农争取到了多项补贴和优惠政策,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烟农的积极性;在技术指导上,邀请专业的烤烟种植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烘烤,每一个环节都给予细致的技术支持,确保烟农掌握科学的种植和烘烤方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完善了烟田的灌溉、道路等设施,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现代化的烤烟房,为烤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原镇的“赶烤”实践,生动诠释了特色产业的引擎力量,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烤烟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吸纳本地就业,既稳住了种植户的“钱袋子”,又盘活了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