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陕西省文化馆主办的“我和祖国的歌”陕西省第十一届新产业工人诗歌朗诵会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汉滨区文化馆文学干部创作的诗歌作品《薪火》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省一等奖。 诗歌《薪火》以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康汉调二黄”为创作蓝本,基于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真实故事,从“女儿”的独特视角切入,通过普通纺织女工成长为非遗守护者的真实经历,生动描绘了两代人对汉调二黄的热爱与坚守。在今年五月举办的“我和祖国的歌”陕西省第十一届新产业工人之歌朗诵会中,据此诗歌编导的同名情景诗朗诵舞台作品荣登省级展演舞台,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底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被选为整场展演的开篇之作。 据汉滨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汉滨区文化馆聚焦本土非遗资源,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挖掘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创作出一批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诗歌《薪火》的获奖,正是长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导向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汉滨区文化馆将强化文艺作品培育扶持,通过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汉滨非遗传承故事,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薪火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