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瀛湖镇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瀛湖镇将“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让群众在参与项目、增收致富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
瞄准“急难愁盼”,解决村民“心头事”
本次以工代赈项目位于瀛湖镇沙沟村和桂花村。沙沟村和桂花村地处瀛湖镇西南方向,农业资源丰富,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道路及河道护岸工程建设还有短板。本次项目总投资400余万元,将新修沙沟村河道护岸1039米、硬化桂花村产业道路526米,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保护沿线的土地资源和村民人身财产安全,有效解决沙沟村安置点、桂花村安置点群众受洪水威胁问题。同时,还将带动附近千亩茶叶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群众“家乡就业”,岗位留给“自家人”
“现在在老家干活,不仅把家门口的路修好了,我一天也能挣一百多,比在外地务工好多了!”沙沟村村民老李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慨地说道。
本着“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宗旨,瀛湖镇政府坚持主动谋、积极干,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明确提出“以工代赈”要求,项目建设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广泛吸纳镇返乡农民工、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退役军人等“六类”群体和其他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用工原则,计划吸纳本地群众务工、带动就业104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金额161.71万元,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增强脱贫人口致富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现场教学,让务工群众既能干好活,又能学会一门手艺。
聚起“乡村合力”,日子攒起“新盼头”
“项目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项目理事会,项目理事会负责项目实施及其他相关工作,让村民成了项目建设的“主人翁”,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基础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村民自治的活力。”瀛湖镇镇长马世瑜说道。据悉,项目开工前,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听取村民意见,引导村民自主参与项目建设和监督管理。群众反响强烈,参与项目建设热情高,同时自愿将项目所占田边地角无偿用于项目建设,全力支持项目建设。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发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信心和热情,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以工代赈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本次以工代赈项目不仅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还将“勤劳致富”的种子撒在了瀛湖镇的土地上。下一步,瀛湖镇将继续发挥以工代赈的作用,通过“鱼”“渔”兼授,“技”“能”双扶,让群众既获得眼前收益,又掌握发展技能,真正实现“赈济”与“致富”的双赢,持续推动瀛湖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