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红色火种?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即日起,“汉滨融媒”将陆续推出《汉滨红色革命回忆录》,带您重温汉滨红色革命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石转区公所
1950年5月,五龙乡人民政府成立,驻地设在石转街五昌庙原伪乡公所内。当时未建立党组织,受安康县八区党委(驻地流水店)领导,隶属八区区公所(署)。1952年10月,安康县将八区行政区域划分为五、六区,中共六区委员会、区公所同时成立,五龙乡政府驻地改为六区区委、区公所机关所在地。1955年8月,根据省人委通知,安康县将所辖15个序数区改为15个地名区,六区区委、区公所随之更名为石转区委、区公所,下辖11个乡人民委员会(乡政府),在其中8个乡建立了支部委员会。1972年,对机关驻地进行了改、扩建。1987年,机关驻地迁至石转河街道,原址废弃至今。自1955年8月后,石转区委、区公所经历了一系列沿革、演变,1996年11月撤区并乡建镇,撤销石转区委、区公所,石转区所辖5个乡划为2镇1乡,即石转镇、洪山镇、牛蹄乡。
石转区委、区公所旧址及四合院旧式建筑是汉滨区仅存的以实物反映人民政权建设的历史文化遗存。
访谈记录
时间:2019年10月3日
地点:汉滨区洪山镇蒿坡村一组
访问人:罗先余 王琦(记录)
被访问人:周本学,男,73岁,住汉滨区洪山镇蒿坡村一组,农民。
问:我们是区文旅局和档案馆的,想找你了解一下老石转区公所的建立、发展情况。请将你所知道的情况向我们谈一下。
答:老石转区公所所在地最早是一座庙,解放以后区公所就把驻地设在那个庙里。1968年还是1969年,我记不清了,对区公所进行改扩建,基本就是现在看到的样子。当时我也被征召去参加了施工。再后来,新的区公所建成后,这里就闲置下来了。
访谈记录
时间:2019年10月22日
地点:安康市中医医院住院部
访问人:罗先余 王琦(记录)
被访问人:蒋子玉,男,72岁,退休干部,原系汉滨区体育局局长。
问:我们想了解一下石转老区公所的有关情况,请你把区公所何时建立、何时改建的情况谈一下。
答:石转老区公所原来是一座庙,建于乾隆年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当时石转和紫阳焕古镇交界,有两个瀑布,一个在石转的双胜队,一个在焕古镇,两个瀑布都高得很,水都流进五堰河,以前石板河又叫五堰河。当时作践说,石转的瀑布是公的,焕古镇的瀑布是母的。而且一下雨这两个瀑布就出彩虹,刚好把石转和紫阳连在一块,所以当时就想着要盖桥,但要盖桥的话就要盖两座桥。最后先盖了石转这座桥,盖桥时相应的也盖了这座庙。
问:请你把区公所建立的情况谈一下。
答:国民党时期,在那座庙成立了伪乡公所。解放以后,咱们就把那里就作为共产党的政府,建立了区公所。
问:请将区公所改建的情况谈一下。
答:我是1968年下乡在石转当知青,不久就在高桥大队教书,文革时改名为战斗大队。我去的时候,石转区公所还是老样子,就建在一个山包上,前面是悬崖,后面是一个大坡,坡后面是个平趟,石转小学就建在平趟上。1970年,我又调到石转小学去教书。到了1972年,城里的干部到石转去的逐渐多了,区公所住不下,就把那座庙改、扩建了,设计时是我负责给画的图。当时是把侧面的庙门给封了,后面盖了一栋房子,把后门打开建成前门,把崖边垒成坎子,又盖了一栋房子。中间的大殿没有动,所以整个房子分成了三大块。
问:区公所是何时从那里迁走的?
答:我是1983年从石转调回文教局的,我调走后不久,就听当时的区长汪泽礼对我说,准备把区公所趱到我以前在战斗大队当知青的驻地蚕室那里。1986年我到石转去搞选举工作,发现石转区公所已经迁到那里了。所以,区公所应该是在1983年到1985年之间从老庙搬走的。
上世纪80年代石转区大门
背面顶上是区公所
区公所进口路
区公所正面
区公所进院子通道
区公所工作的文化遗存
区公所院子
从下看区公所房子